一、我國生物發酵飼料的現狀分析
隨著人類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們對于優質蛋白食物的需求量逐漸攀升,從而刺激了養殖業的發展。據統計,我國的蛋白飼料產量供不應求,主要靠進口解決,預計到2030年,我國蛋白飼料的缺口將要達到2790萬噸。而發酵飼料作為一種新型環保飼料,已經成為當今熱點研究方向。
目前我國從事生物飼料及相關業務的企業數量達1000余家,預計到2025年,生物飼料產品市場份額將達到2000億元/年,而且生產技術和應用技術水平將大幅度提高并標準化。
(預期在未來的 3~5 年,發酵飼料的生產規模有望達到 1000萬~2000萬t/年,按照每噸發酵飼料添加1 ~ 2kg 酶制劑,添加 100g 發酵菌劑進行計算,未來幾年發酵飼料中酶制劑的添加量將達到 2萬 ~ 4萬t,微生態制劑的添加量將達到 2000~4000t,發酵飼料中酶制劑的添加量將占國內整個飼用酶制劑市場的 20%~40%。)
同時由于貿易戰、疫情等原因,糧食原料的進口受到影響,玉米、豆粕等價格居高不下,造成養殖成本的飆升。通過發酵技術將一些農作物副產物、食品加工下腳料、新型牧草等再造成動物飼料,可以有效緩解飼料成本壓力。
目前市面90%的發酵飼料生產過程是厭氧生產,但是經過實際使用證明,好氧發酵生產的生物飼料效果明顯優于厭氧發酵所生產的飼料。
所以說未來好氧發酵生產的發酵飼料將逐漸成為主流產品。
發酵飼料
二、地源性可發酵資源多
地方性飼料資源具有獨特的營養價值、不易加工處理、流通成本高、易變質、季節性強和有一定地理范圍等特點, 合理發酵利用, 可降低飼料成本, 提高養殖經濟效益。
主要有以下幾類
1,農作物副產物:玉米芯、麩皮、棕櫚粕、豆粉、玉米皮等;
2,食品加工下腳料:豆渣、酒糟、蘋果渣、枸杞渣、粉絲渣等;
3,牧草類:構樹、蛋白桑、全株玉米(玉米秸稈與玉米果實一起)、苜蓿粉、甜象草、甜高粱等
三、好氧發酵的意義
1、解決某些原料含水量高的問題
例如豆渣,豆渣是畜牧養殖過程中常用的食品下腳料之一,但是因為其含水量較高,難以充分利用。如果通過厭氧發酵豆渣,必須混合大量的干性輔料,生產成本的提升使得豆渣的利用價值大大降低,失去再加工的意義。
好氧發酵與厭氧不同,在發酵的過程中不斷產生熱量將豆渣中的水分揮發掉,從而降低豆渣的含水量,這種處理方式基本不會增加成本,因此好氧發酵比較適合高水的下腳料再利用。
2、降低某些原料中的纖維素
例如構樹、蛋白桑,這一類原料屬于木本植物,紙條中的粗纖維含量比較高,通過發酵之后,可以降低一部分的粗纖維,將大分子的纖維素轉化成容易消化吸收的小分子物質,更適合豬、雞等單胃動物的食用。
3、防止原料的霉變
例如果渣、蔬菜尾菜這些鮮料,一是水分含量高,二是營養價值比較高,如果在溫度很高的情況下是難以存儲的。發酵之后,乳酸菌等代謝產生的有機酸可以起到有效的保護措施,延長保鮮時間,防止霉菌的繁殖。
4、發酵全價料
通過發酵工藝發酵全價料,既保留了能量不流失又能控制酸度,充分發揮益生菌的作用,代謝產生眾多的消化酶,提高全價料的消化利用率。
發酵飼料
四、好氧發酵生產工藝
依靠人力完成好氧發酵,費時費力,借助專業的翻拋機可以實現量產。
五、好氧發酵之后原料的變化
發酵的意義有兩個,一是體外預消化,二是體內促消化。
體外預消化主要體現在:粗蛋白、粗纖維等大分子物質經過發酵之后變成了小肽、氨基酸、葡萄糖等易吸收的小分子物質,更利于動物消化道的利用。
體內促消化主要是因為益生菌代謝產生了眾多的外源性消化酶,外源性消化酶可以輔助腸道固有消化酶的作用,增強對飼料的消化吸收利用。
六、發酵飼料在養殖中的效果簡析
1、改善飼料的適口性,提高動物的食欲,增加采食量
2、對斷奶之后的仔畜應激性腹瀉,具有很好的預防作用
3、增強動物的免疫力,減少40%疾病的發生
4、改善養殖環境,尤其是降低了氨氣、硫化氫等有害氣體的產生
下一篇:什么是水產發酵料?